所有分类
  • 所有分类
  • 社区问答

找次品的公式计算

找次品的规律公式:g=gh*v。次品是指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。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ISO8402-1994《质量术语》标准中,对质量作了如下的定义:“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征的总和。

规律:

2~3个物品 ,称1次

4~9个物品 ,称2次

10~27个物品, 称3次

28~81个物品, 称4次

以上是知道次品轻重的,不知道次品轻重要称多一次。规律应该就是3的n次方吧,n为需要的次数。称n次,最多可以分辨3的n次方个零件。

例题:

有12个硬币,其中有一个的重量与其他的不一样,有三次使用测量平衡的机会来找出重量不同的那个。

解:不妨将12枚硬币编号1~12。将硬币分为三组:

A:1、2、3、4

B:5、6、7、8

C:9、10、11、12

第一次称量:

A=B。则特殊硬币在C组中,A、B中的都是正常的硬币可以用作参考。

第二次称量:

将正常的硬币5、6与9、10比较。会出现两种情形:

如果相等,则特殊硬币在11、12中。

第三次称量:

将10与11比较,相等则12为特殊硬币(不知轻重);不相等则11为特殊硬币(知轻重)。

如果不相等,则特殊硬币在9、10中(知轻重)。

第四次称量:

将8与9比较,相等说明10为特殊硬币;不相等说明9为特殊硬币。A、B不相等(A重)说明C组是正常的硬币。令A中的硬币为a1、a2、a3、a4(若这里面有次品,次品肯定是重于正品);B中的硬币为b1、b2、b3、b4(若这里面有次品,次品肯定是轻于正品)。

从C中拿一个硬币c与A、B分成3组:

D:a1、a2、c

E:a3、a4、b1

F:b2、b3、b4

第二次称量:称量D、E。

1、D=E,说明特殊硬币在F中且较轻。

第三次称量:比较b2、b3:相等则b4为特殊硬币,不等则较轻的为特殊硬币。

2、D重于E。则要么是a1、a2较重(那就是次品重),要么是b1较轻。

第三次称量:比较a1、a2。相等说明b1为较轻特殊硬币,不相等则重的为特殊硬币。

3、D轻于E。说明a3、a4有一个为较重的特殊硬币。

第四次称量:比较a3、a4。较重的为特殊硬币。


找次品的规律公式:g=gh*v。次品是指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。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ISO8402-1994《质量术语》标准中,对质量作了如下的定义:“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征的总和。”

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规定需要和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。任何产品都是为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而制造的。对于产品质量来说,不论是简单产品还是复杂产品,都应当用产品质量特性或特征去描述。产品质量特性依产品的特点而异,表现的参数和指标也多种多样,反映用户使用需要的质量特性归纳起来一般有六个方面,即性能、寿命(即耐用性)、可靠性与维修性、安全性、适应性、经济性。


求次品的问题,其规律是:先分成三等份(当零件个数是三的倍数时),依次再分.当零件个数是3的一次方时,需称一次;当零件个数是3的二次方时,需二次;当小于或等于3的三次方时,需三次;依次类推.

如:19个模样完全一样的零件,其中一个是较轻的次品,用没有砝码的天平至少几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?

19<3³

需三次3次,①先分成9、9、1,② 再分成3、3、3,③最后分成1、1、1.

本文内容来自网友供稿,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本站非盈利且无偿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如有文章有不实信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发送邮件至 mendes-su@outlook.com 反馈核实 原文链接:https://huiyouzhe.com/shequ/79368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~~~
0

评论0
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